苦秋暑引

商金久得柄,老火未退舍。
甑中著寰宇,赫酷甚于夏。
池汤颇殃鱼,田龟应害稼。
桃笙亦浆汗,水国无凉榭。
扇挥腕欲脱,忍渴畏杯斝。
树间寂秋声,矩令何时下。
四序本循环,寒暑相代谢。
炎炎推不去,谁与诘造化。
人思濯清泠,风露愿一借。
再拜祈蓐收,西陆早命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苦秋暑引》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作品。下面是对该文献的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
  • 李昴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1. 诗歌原文
    商金久得柄,老火未退舍。甑中着寰宇,赫酷甚於夏。池汤颇殃鱼,田龟应害稼。桃笙亦桨汗,水国无凉榭。扇挥腕欲脱,忍渴畏杯斝。树间寂秋声,矩令何时下。四序本循环,寒暑相代谢。炎炎推不去,谁与诘造化。人思濯清泠,风露原一借。

  2. 诗歌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炎热的夏季景象和人们因酷暑所承受的痛苦。诗人通过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夏日里人们的困苦和无奈。
  • 诗中的“热”字多次出现,如“热”字共出现了17次,强调了这个季节的特点。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人们对清凉之地的渴望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1. 写作背景
  • 关于《苦秋暑引》的具体创作时间,目前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来确认其确切的创作年份。但根据其内容和风格,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宋朝时期创作的。
  • 该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对夏天酷热景象的描写,诗人可能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关注。

《苦秋暑引》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文学作品,也是了解宋代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