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下宗风冷秋初地而近时了觉二老化行淮甸今复盛于闽浙学徒常千馀人予固疑之昨天童访予于五松山交臂立谈之顷疑情顿释因成偈四句奉呈大众一笑可也

一条枯木如青盖,古庙香炉散紫烟。
百鸟却衔花作供,恁时方会祖师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松山》是北宋文学家苏辙的一首七言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时年作者四十九岁。这首诗以五松山为题,描写了诗人在山上与友人交臂立谈,释疑解惑的情景。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谊和真挚的情感。

首句“洞下宗风冷秋初”,描绘了五松山的幽静景色,宗风即山中的风,冷秋初即秋天的开始,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喜爱之情。次句“地而近时了觉二老化”,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下相见的场景,二老即指两位长者,化指他们的年纪已大,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尊敬和关心。第三句“行淮甸今复盛于闽浙学徒常千馀人”提到了友人的学问渊博,学徒众多,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学术成就的钦佩。尾句“予固疑之昨天童访予于五松山交臂立谈之顷疑情顿释因成偈四句奉呈大众一笑可也”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在交流中释疑解惑的过程。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朋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同时,也展示了五松山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