曩岁曾经度厄津,深将法力荷云门。
如今稍觉神明复,拟欲酬师不报恩。
寄泉州教忠光禅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泉州教忠光禅师》是宋代诗人李邴创作的五言律诗。
李邴(生卒年不详),字汉老,号龙龛居士,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享年六十二岁。李邴的生平经历颇为复杂,他曾在北宋时期担任尚书省左司郎官、知阁门事等职,但因金兵入侵,他不得不随朝廷南渡,家业荡然无存,最终选择退隐山林,过着隐逸的生活。
《寄泉州教忠光禅师》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初年,即公元1127年至1162年之间,这一时期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变革期。在这一时期,李邴经历了从北宋到南宋的动荡生活,曾担任尚书省左司郎官、知阁门事等职,但在金兵入侵时,随朝廷南渡,家业荡然无存。南渡后,李邴在南宋朝廷任职,但由于对现实政治的不满,辞官回乡,过上了隐逸的生活。
在这首诗中,“曩岁曾经度厄津”表达了诗人在年轻时曾度过一段艰难时期,而“深将法力荷云门”则体现了诗人受到一位高僧的影响和教诲。“如今稍觉神明复”反映了诗人虽然历经坎坷,但内心逐渐恢复平静与明朗。“拟欲酬师不报恩”则是诗人对那位高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恩情回报无望的无奈感受。
《寄泉州教忠光禅师》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它更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在历史巨变中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佛法和人生真谛的追求。通过这首诗,人们不仅能够欣赏到李邴精湛的诗词艺术,还能够深刻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