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夜对芳樽,今日栖栖叹失群。
茅屋只馀灯伴我,酒炉应有月寻君。
愁将从事青州去,风共禅师白足分。
料想紫梅溪上客,也应回首一看云。
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篇作品。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作者在七夕节时与家人团聚的快乐情景,以及他对自己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诗的开头部分,“七夕佳节又重阳”这句表达了节日的喜庆氛围。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着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而重阳节则代表着敬老尊贤的传统美德。因此,这句诗通过对比两种节日的特点,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我今不醉也心醉”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欢愉和满足。尽管他并没有真正醉酒,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喜悦。这可能是因为他感受到了与家人团聚的幸福,或者是因为他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忆昨年中元夜”这句则回忆起了去年中元节的情景。中元节是道教的鬼节,也是祭祀祖先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会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怀念之情。而诗人在这里回忆中元节的情景,可能是想要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今年七月十五日”这句则是写到了今年的七夕节。七夕节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最浪漫的爱情故事之一。诗人在这里写下自己对今年七夕节的回忆,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这一特殊日子的重视和珍惜。
《伯封书中叙去岁七夕之乐因寄》通过描述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展现了诗人对家庭、文化和传统的重视和热爱。同时,诗人的内心世界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