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耕神堂快活林

凝笳作悲壮,细马载婵娟。
可是杏花晚,只教杨柳眠。
酒盏汉旌底,清歌春雁边。
不须催部曲,聊欲酌寒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劝耕神堂快活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 凝笳作悲壮,细马载婵娟。
  • 可是杏花晚,只教杨柳眠。
  • 酒盏汉旌底,清歌春雁边。
  • 不须催部曲,聊欲酌寒泉。
  1. 作者简介
  • 吴则礼,字子副,号北湖居士,宋兴国永兴(今属江西)人。哲宗元符元年为卫尉寺主簿,徽宗崇宁中累官至直秘阁、知虢州,三年后编管荆南。晚居江西豫章。
  1. 作品鉴赏
  • 艺术手法:《劝耕神堂快活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凝笳、细马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凄迷而又旷达的情感。
  • 情感表达: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
  • 思想内涵:诗中的“凝笳”和“细马”象征着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而“杨柳”则代表着生命的坚韧和春天的到来。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政治失意后的闲适心境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
  1. 文学评价
  • 名家点评:明代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评价说:“吴则礼《劝耕神堂快活林》,以乐府体写其田园生活。”。
  • 历史影响:吴则礼的诗作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作品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劝耕神堂快活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审美价值的诗篇,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