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至自襄阳

刀头归约月残时,棐几流尘满兔枝。
阴地雨蛙欺鼓吹,后园烟茗老枪旗。
风回曲榭花英聚,泉喷坳堂藓晕移。
卧看屋梁周粟饱,不嫌五管号支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春至自襄阳》赏析

在宋祁的诗作《晚春至自襄阳》中,我感受到了一个诗人对春天细腻而深邃的感知。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晚春时节景色和心情的佳作,其意境优美,语言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心灵震撼。

“刀头归约月残时,棐几流尘满兔枝。”这句诗通过“刀头”与“月残时”这两个意象,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同时“兔枝”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从繁花到凋零的过程,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某种失落或哀愁。

“阴地雨蛙欺鼓吹,后园烟茗老枪旗。”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雨蛙声中的“欺鼓吹”和烟茗中“老枪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似乎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后者却透露出一种时间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这样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最后两句“风回曲榭花英聚,泉喷坳堂藓晕移。”以自然景观的变化作为结语,既表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好,也寓意着生命的循环更迭。“花英聚”与“藓晕移”之间的变化,不仅是物理形态上的转变,更是生命状态的一种反映。

《晚春至自襄阳》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作,它通过精细的描绘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深刻理解到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到见解以及他们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层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