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膝庵

青山不世情,终日独我顾。
修竹岁寒姿,不受纤尘污。
开窗寄数椽,良以二者故。
出门欲求益,擿埴未识路。
屠酤难与语,馀子安足数。
岂无王侯家,摇尾觊一遇。
自分疏懒性,初非俳优具。
由来势利交,朝且不保暮。
何如翳环堵,静对古人语。
从渠不我与,聊复吟梁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抱膝庵》是宋代诗人李吕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青山不世情,终日独我顾。修竹岁寒姿,不受纤尘污。开窗寄数椽,良以二者故。出门欲求益,擿埴未识路。屠酤难与语,馀子安足数。岂无王侯家,摇尾觊一遇。自分疏懒性,初非俳优具。由来势利交,朝且不保暮。何如翳环堵,静对古人语。从渠不我与,聊复吟梁甫。

  2. 诗歌背景

  • 李吕创作《抱膝庵》的具体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断它应是在他生活的宋代时期所写。
  • 《抱膝庵》的作者身份也颇为特殊,根据现有资料,无法得知其具体生平经历或职业背景,只能推测他可能是一位有志于隐逸生活、追求精神自由的文人。
  1. 艺术特色:《抱膝庵》作为一首五言诗,其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在艺术表达上,诗人运用了朴素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读者能够在简单的文字中感受到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2. 文学价值

  • 《抱膝庵》不仅是李吕个人的文学创作,也是研究宋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案例。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当时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 《抱膝庵》中的诗句“紫橐光华稳致身,会看功业上麒麟”等,展示了诗人对于功名富贵的淡然处之,以及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视。

《抱膝庵》作为李吕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特点,还能够深入理解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怀和生活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