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皇夜游图

开元御极垂衣裳,登三咸五凌羲皇。
白环重译银瓮出,卜夜遨游离未央。
香车斗风秦与虢,罗帕覆鞍真乘黄。
赭袍错落缀北斗,步辇优游含缕觞。
宁王玉笛上霄汉,御路花光争月光。
汝阳羯鼓绢帽稳,打彻参旌低建章。
太真沾醉玉攲侧,力士传呼声渺茫。
翠钗挂冠红粉妆,金貂贳酒白面郎。
君臣玩狎乐莫比,清禁喜闻宫漏长。
若令姚宋坐庙堂,袖中谏疏神扬扬。
万里桥边行幸处,后世龟鉴怀苞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明皇秉烛夜游图》是明代诗人高启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唐玄宗李隆基沉溺女色宴乐的情景来表达作者的讽谕之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明皇秉烛夜游图》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在元明时期,多有题咏此诗。
  • 高启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感慨,通过描绘唐明皇夜游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1. 艺术特色
  • 高启在《明皇秉烛夜游图》中极写唐玄宗李隆基沉溺女色宴乐情景,以图画所绘为依据,最后以其晚景凄凉作结,生出讽谕题旨。
  • 诗的结尾转折自然,叙写明快而婉转,具有借古讽今、借画托言的特色。
  1. 主题思想
  • 高启在《明皇秉烛夜游图》中不仅描摹了图中的情景,还缘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感慨,通过对唐明皇夜游的情景描述,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和君王行为的批判与反思。
  1. 艺术手法
  • 高启在《明皇秉烛夜游图》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画面之中,感受到唐明皇沉溺于酒色、忘记国事的悲哀。
  • 诗中通过对唐明皇夜游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1. 文化影响
  • 虽然《明皇秉烛夜游图》的具体作者已不存,但其影响力依然深远。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启的《明皇秉烛夜游图》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唐代盛世的辉煌,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政的忧虑和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唐代社会风貌和诗人高启深邃的艺术造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