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终南山杂咏长啸洞

西风壁立苍崖瘦,一水湍流怒浪翻。
云外不须求紫府,只应此景是桃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终南山杂咏长啸洞》是宋代诗人李騊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李騊,唐代安州人,神宗元丰初年知汉州绵竹县,通判达州和秦州。
  • 文学成就:李騊的诗作以简洁明快著称,其诗歌风格清新,富有哲理意味,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文学史上,他的作品常与苏轼齐名,并称“李苏”,体现了他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卓越地位。
  • 创作时期:李騊的《游终南山杂咏长啸洞》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审美情趣。
  1. 诗句原文及解析
  • 诗句原文:西风壁立苍崖瘦,一水湍流怒浪翻。云外不须求紫府,祇应此景是桃源。
  • 诗意解读:首二句描写了长啸洞周围的自然景象,西风劲吹,崖壁峭立,水流湍急如怒浪般翻滚。第三四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追求的超脱与向往,认为这样的景色足以媲美传说中的理想境地——桃花源。
  • 艺术手法:全诗采用白描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刻画,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物外之情。
  1. 作品评价
  • 文学价值:李騊的这首诗不仅是他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宋代山水诗的重要文本。它展示了宋代诗歌的典型特征,即注重自然美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
  • 历史影响:在中国文化史上,李騊及其作品具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被后人广泛传颂,影响了无数后来的作家和读者。

《游终南山杂咏长啸洞》作为李騊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现了作者卓越的文学才华,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次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山水诗的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