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茅山讲庄子道侣

不用烧兰望玉京,人间无事不曾经。
大椿枯后新为记,从许人间小兆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茅山讲庄子道侣》是一首由宋代诗人李龏创作的文学作品。以下是对该诗歌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宋代诗人李龏,号雪林,出生于平江府吴江。他生活在金朝时期,年登耄期,却不愿仕进,而是居住在吴兴三汇之交。
  1. 原文与翻译
  • 诗的原文如下:“不用烧兰望玉京,人间无事不曾经。大椿枯后新为记,从许人间小兆听。”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和对自然的感悟。
  1. 作品赏析
  • 《寄茅山讲庄子道侣》不仅展现了李龏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运用,还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诗中“不用烧兰望玉京”一句,暗示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自然与本真的生活态度。“人间无事不曾经”则反映了诗人对世间万象的深刻观察和理解。
  1. 写作背景
  • 关于《寄茅山讲庄子道侣》的创作背景,目前没有详细的文献记载。但是,结合李龏的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可以推测这首诗是在其晚年或隐居生活中创作的。这一时期的李龏可能对生命、宇宙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寄茅山讲庄子道侣》作为一篇具有深刻哲理和艺术价值的古诗文,不仅展示了李龏独特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和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