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山斋》是宋朝李龏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李龏深厚的文学功底,而且通过其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内涵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内心的宁静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古诗词的背景和内容:
-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李龏,字和父,一字仲甫,号雪林,是宋朝平江府吴江人。他的一生并不以仕途为乐,反而选择了隐居生活。在三汇之交的吴兴地区过着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
- 文学造诣:作为一个不喜仕进的诗人,李龏的作品多体现了他对于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这也体现在了《友人山斋》中对山居生活的描绘上。
诗歌原文
疏竹漏斜晖,庭间阴复遗。
句成苔石茗,吟弄雪窗棋。
沙草泉经涩,林斋客集迟。
西风虚见逼,未拟问京师。
诗句赏析
- 疏竹漏斜晖:这句诗描绘了夕阳透过竹林的景象,给人一种幽静而宁和的感觉。“疏竹”与“漏”相结合,形象地表现了斜晖洒在稀疏竹影之中的情景。
- 庭间阴复遗:这里的“阴”可以理解为阴凉,暗示庭院内因树木较多而形成的一片阴凉。“复遗”则表明这种阴凉是难以言说的珍贵。
- 句成苔石茗:此句意指品茗之余,又增添了几分雅致的情趣。“句成”形容茶味入心,与前面提到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苔石茗”则点明了品茗所用的器具以及环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幽的小环境中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 吟弄雪窗棋:此句描述的是下棋时的情境,可能是在寒冷的冬日里,围坐在雪窗前对弈的场景。“吟弄”传达了诗人沉浸于其中的快乐与满足。
- 沙草泉经涩:这句描绘了沙漠中的沙草经过长时间阳光照射后变得坚硬且有涩感,象征着时间的痕迹以及自然界的沧桑变迁。
- 林斋客集迟:此处的“林斋”是指位于山林中的居室,“客集”指的是朋友或客人的到来。“迟”可能暗含等待之意,反映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一种闲适与自得。
- 西风虚见逼:这句诗通过写西风的无形压迫,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虚见逼”意味着虽然外界环境变化无常,但诗人的内心世界却如这西风般自由自在。
- 未拟问京师:这里的“未拟”可以理解为“不打算”,而“问京师”则是询问京城的意思。整句诗透露出诗人不愿涉足官场、只想保持这份山居生活的宁静。
- 创作背景
- 创作缘由:李龏选择在山中构筑小屋居住,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自我修养。这样的生活状态激发了他创作《友人山斋》的热情,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山居生活的向往。
- 艺术特色:《友人山斋》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以及对自然美的细腻捕捉,展现出宋代文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独特理解与高度赞美。
《友人山斋》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展现。它通过细腻的文字、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远离世俗喧嚣、回归自然本真的理想世界。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对心灵自由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