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将兴废问休公,道似危途动即穷。
冷极睡无离枕梦,橘边沽海半坛空。
宿破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破寺》是唐代诗人皎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皎然对佛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和审美情趣。《宿破寺》通过简洁明快的诗句,传达了作者在晚秋时节,投宿于破败古寺中的所感所思,以及对于历史兴衰无常的感慨。
皎然(720—804)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僧,还是一名茶僧。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尤其是与佛教相关的主题。因此,在《宿破寺》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禅意。《宿破寺》中的“寒云夜夜自飞还”一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天夜空中的云彩,仿佛它们也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皎然通过对比昔日修行者的离去和现今残灯的孤寂,表达了对过往繁华与现今荒凉的对比哀叹。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中的哲思深度,还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思考人生、历史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变迁。
皎然的这首诗还体现了宋代诗人李龏的创作特点。李龏的《宿破山寺》同样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与感受。两者都通过夜晚投宿于古寺的场景,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愿望。
皎然的《宿破寺》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作,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带领读者穿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体验从繁华到荒凉的自然变化。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诗人的艺术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深邃内涵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