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湖守赵希苍

方今选牧匪为轻,果见名邦付老成。
白发益坚忧国念,丹心常蕴爱君诚。
月迁花影尨无吠,风舞棠阴鹤自行。
看着碧澜堂下水,与君政事一般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上湖守赵希苍》并非一首文学作品,而是宋代诗人吴惟信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作者介绍以及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是理解其价值的关键。

吴惟信是南宋后期的诗人,字仲孚,生于宋湖州(今浙江吴兴),他因以诗名而闻名于当时。吴惟信的诗歌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注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上湖守赵希苍》这首诗是他在担任湖州上湖县守时所作,通过描绘当地的景色和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自己坚持理想的决心。诗中提到的“方今选牧匪为轻,果见名邦付老成”等诗句,展现了诗人对自己职责的认识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从艺术角度来看,《上湖守赵希苍》作为七言律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人物活动的描写,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执着。诗中的语言虽然质朴,但不失深意,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例如,“白发益坚忧国念,丹心常蕴爱君诚”这两句,不仅描述了诗人自身的状态,也暗喻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君主的忠心。这种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也是吴惟信诗歌魅力所在。

了解《上湖守赵希苍》的背景和意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吴惟信的诗歌。南宋时期,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命运都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吴惟信作为一名官员,他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因此,研究吴惟信的诗歌不仅是欣赏他的文学才华,也是了解那个时代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

《上湖守赵希苍》是宋代诗人吴惟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它不仅是吴惟信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艺术,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