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得隽绿衣归,凡客南来罕似之。
名氏已标希吕第,文华要继幼安诗。
行登衮衮诸公上,毋鄙区区一尉卑。
踏雪同来子先去,梦随鞭影过江湄。
送郭靖父还金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郭靖父还金陵二首》是宋朝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在这首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中,作者通过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离别的场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李曾伯作为南宋时期的词人、政治家,以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而著称。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政治生涯中也展现出非凡的才干。他的词作多用慷慨悲壮的调子,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无奈和感慨。
《送郭靖父还金陵二首》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描述李曾伯与友人郭靖父分别的情景。诗中提到“慈恩得隽绿衣归”等诗句,反映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诗人对于郭靖父功名显赫的祝福。通过对友人的深厚情谊的描绘,诗歌传递了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交流。
从写作背景来看,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南宋中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国事艰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李曾伯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朋友的关心和支持。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送郭靖父还金陵二首》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和美好祝愿的文学作品,也是宋代文化和历史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的文学才华,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