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西海隘即事

江带湖襟护一堤,人烟落落柳依依。
白鸥世界秋容澹,红蓼汀州水际肥。
断岸马危迟弗骤,中流舟顺疾于飞。
归来得自推敲了,更共登楼对夕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西海隘即事》是宋朝著名文学家李曾伯的代表作品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 创作背景:《过西海隘即事》是宋朝文学家李曾伯的作品,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地理位置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观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诗中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和马舟的动态,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生动的场景,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
  • 作者介绍:李曾伯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同时兼具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他的诗歌常常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1. 诗歌原文与解析
  • 原文展示:诗中的原文如下:“江带湖襟护一堤,人烟落落柳依依。白鸥世界秋容澹,红蓼汀州水际肥。断岸马危迟弗骤,中流舟顺疾于飞。”
  • 诗句解析:首句“江带湖襟护一堤”描绘了一幅江水围绕湖泊、堤坝环绕的画面,给人以静谧之感。第二句“人烟落落柳依依”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景象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烟稀少带来的孤独感。第三四句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景色,“白鸥世界秋容澹”和“红蓼汀州水际肥”,通过颜色的变化和景物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淡雅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 整体赏析: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从宁静到感慨再到平和,诗歌的情绪变化丰富而深邃,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李曾伯的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意象运用:诗中的“江”、“柳”、“白鸥”、“红蓼”等意象,不仅美化了画面,而且富含深意,象征着自由、宁静和丰收等美好愿望。
  • 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表达和宣泄,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情感深度,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作为文学作品,它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还反映了宋代的文化风貌和思想观念。
  • 启示作用:诗中对自然的描写启发人们去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同时也提醒人们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找到心灵的寄托和平静。
  • 审美体验: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阅读的经历,更是一次精神上的享受和文化上的熏陶。

《过西海隘即事》不仅是李曾伯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