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无情老,宵云有恨低。
轻寒借鸿驶,早暝入乌啼。
晦烛风生幔,漂花溜涨溪。
滴阶兼被草,聊此况凄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春色无情老,宵云有恨低。
轻寒借鸿驶,早暝入乌啼。
晦烛风生幔,漂花溜涨溪。
滴阶兼被草,聊此况凄迷。
。
《残春夜雨》是清代作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残春夜雨落花愁,
梦里江南水自流。
独倚危楼凝望处,
天涯何处是归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暮春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一种哀伤与无奈。”残春夜雨落花愁”一句,既写出了季节的变化,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郁之情;而”梦里江南水自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让人联想到梦境中的美好景象却无法实现的现实。
最后两句”独倚危楼凝望处,
天涯何处是归舟?”
更是点明主题。诗人独自站在高楼之上,眺望着远方,但依然找不到回家的方向和路径。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作者内心深处对于离别、孤独与无尽思念的真实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