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淮溯清迫于冰涸舟次下邳先寄彭门赵侍御二首

病骨忧南土,孤怀念北迁。
欣承紫泥诏,且向汶阳田。
夜雪淮冰合,朝暾海气鲜。
风波虽缭绕,自有故交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涉淮泝清迫于冰涸舟次下邳先寄彭门赵侍御二首”出自宋朝的诗词,作者是宋庠。这首诗是作者在经历一次艰难的旅行后,为了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自身的感慨而作。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宋庠(967年—1031年),字公序,开封府宋城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他是宋代“西昆体”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刘筠、钱惟演、欧阳修等人齐名。他的文学作品广泛涉及诗词、散文和赋等多种文体,其中尤以《涉淮泝清迫于冰涸舟次下邳先寄彭门赵侍御二首》为代表作。
  1. 诗词原文
    病骨忧南土,孤怀念北迁。
    欣承紫泥诏,且向汶阳田。
    夜雪淮冰合,朝暾海气鲜。
    风波虽缭绕,自有故交怜。

  2. 诗意解析

  • 病骨忧南土,孤怀念北迁:这里的“病骨”可能指身体不适或疾病缠身,“南土”暗示了作者身处南方,内心充满了对家乡或北方的眷恋。表达了诗人因疾病而感到不适,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 欣承紫泥诏,且向汶阳田:这里的“紫泥诏”通常指的是皇帝的诏书,象征着荣耀和恩宠。而“汶阳田”则是指汶阳县的田地,可能是作者被召至京师后的工作地点。这里表达了诗人接受朝廷召唤的喜悦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期望。
  • 夜雪淮冰合,朝暾海气鲜: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象。夜雪覆盖在淮河之上,使得河水与陆地隔绝;而太阳初升时,海面上蒸腾的海气显得格外清新。通过这些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艰辛的无奈。
  • 风波虽缭绕,自有故交怜:尽管旅途中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波折,但诗人并不孤单,因为他有旧日的朋友和故交相伴。这句表达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态度,相信有朋友的关怀和支持可以让他度过难关。
  1. 作品鉴赏
  • 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情感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它不仅体现了宋庠作为“西昆体”代表诗人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富有深刻的思想性。这种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使其成为宋代诗歌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宋庠的《涉淮泝清迫于冰涸舟次下邳先寄彭门赵侍御二首》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蕴含丰富情感和深刻思想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