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春冷

玉骨临风怯,华钉恨带宽。
冻醪催卯醉,小雪造春寒。
锦瑟弦声润,山炉蕙炷乾。
良辰他日意,慎勿怨花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晨兴春冷》为唐朝宋庠的诗词作品,体现了诗人在清晨时分感受到的寒冷和对春天的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作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宋庠(996~1066),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他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备受瞩目,其作品多有传颂,其中《晨兴春冷》是其代表作之一。
  1. 原文节选
  • 玉骨临风怯,华钉恨带宽。冻醪催卯醉,小雪造春寒。锦瑟弦声润,山炉蕙炷干。良辰他日意,慎勿怨花残。
  1. 诗句解析
  • 玉骨临风怯:形容人因寒冷而身体感到不适。
  • 华钉恨带宽:指佩戴的宽腰带,暗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
  • 冻醪催卯醉,小雪造春寒:描述冬末春初的景象,以及由此引起的情绪变化。
  • 锦瑟弦声润:形容音乐的美妙与和谐。
  • 山炉蕙炷干:通过自然景物描写来反映内心的孤寂与寥落。
  • 良辰他日意,慎勿怨花残:表达对未来的期望与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常易逝的哀伤。
  1. 作品赏析
  • 《晨兴春冷》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的内心世界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思想感情。诗人在清晨的寒冷中体会到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玉骨”与“华钉”、“冻醪”与“小雪”,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表现力。
  1. 创作背景
  • 宋庠的生活背景与其文学作品息息相关。《晨兴春冷》的创作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反映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1. 文化意义
  • 从文化角度来看,《晨兴春冷》不仅展示了唐代文学的风貌,也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传递了中华文化中的自然观念和人文精神,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晨兴春冷》是宋庠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自然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认识。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诗歌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