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荐后喧讼不已

昔贲丘园聘,今嗟势利趋。
何尝轻九九,自欲较铢铢。
钩百劳筋败,朝三怒气粗。
因声谢乡校,真赏愧非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主荐后喧讼不已》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清高品格的追求。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作者背景
  • 宋庠简介:宋庠,字公序,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曾官至宰相,为“元丰党”成员之一,主张变法。他在文学上有深厚的造诣,其诗作多反映了个人情感和时代风貌。
  • 创作时期:此诗创作于宋庠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深刻感悟及个人志趣。
  1. 诗歌原文
  • 首联:“昔贲丘园聘,今嗟势利趋。”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文人雅集、崇尚风雅的生活态度与当前世态炎凉的鲜明对比。
  • 颔联:“何尝轻九九,自欲较铢铢。” 这里的“九九”可能指代古代的一种礼节,而“铢铢”则是指精细的较量。两句合起来暗示了诗人在道德和行为上的严格自律,以及在名利面前保持高尚人格的坚持。
  • 颈联:“钩百劳筋败,朝三怒气粗。” 描述了因为过分计较小事而造成的身心疲惫,以及因争名夺利而产生的愤怒情绪。
  • 尾联:“因声谢乡校,真赏愧非夫。” 这句表达了诗人通过反思而感到的愧疚与谦逊,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1. 诗歌鉴赏
  • 主题思想:《主荐后喧讼不已》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特别是对于那些追逐权力和利益的行为表示了不满。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自身坚守道德情操的决心和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 艺术手法:全诗以五言律诗的体裁,运用平仄押韵的技巧,使得诗歌朗朗上口。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理念。
  • 文化价值:作为文学作品,它不仅是宋庠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也是了解北宋时期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状态和社会现实。
  1. 历史意义
  • 反映时代风貌:宋庠身处北宋时期,这个时期的政治环境和文人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当时世态的感慨与批判。
  • 影响后世:尽管宋庠并非著名诗人,但他的作品却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研究宋代文人心态、生活状态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1. 现代价值
  • 启示现代人:现代社会虽然物质丰富,但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这首诗提醒人们要注重内心的修养,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保持自己的道德底线和人生准则。
  • 教育意义:在教育领域,这首诗可以作为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这种高尚品质的弘扬,可以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主荐后喧讼不已》不仅展现了宋庠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还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审美参考。通过品读这首诗,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宋庠的个人生活和思想观念,还能从中汲取到对于现代生活有指导意义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