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嘲竹

好在碧檀栾,丛低度岁寒。
何堪裁凤律,只好制鱼竿。
拂水烟梢润,含风钿叶攒。
芳阴聊奉庇,君试仰天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柳嘲竹》是宋代诗人宋庠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柳树和竹子的生长状态,以及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时的愉悦心情。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好在碧檀乐,丛低度岁寒。何堪裁凤律,只好制鱼竿。拂水烟梢润,含风钿叶攒。芳阴聊奉庇,君试仰天看。
  • 翻译:在碧檀树下享受着春日的快乐,柳枝低垂渡过寒冷的岁月。可惜不能裁剪出凤凰的形状,只能制作成鱼竿。水面上烟雾缭绕,枝叶间风声轻扬。我在这美好的荫蔽下暂且庇护,你抬头仰望天空吧。
  1. 作者背景
  • 姓名:宋庠(xiáng)
  • 生平:宋庠(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北宋文学家、宰相,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唐昭宗时迁于开封府雍丘县双塔集村(今河南商丘民权县双塔乡)。天圣二年(1024年),中状元,成为“连中三元”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后以司空、郑国公致仕。
  1. 诗歌鉴赏
  • 意境之美:《柳嘲竹》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春天里柳树和竹子生长的美好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 意象之新:诗中的“拂水烟梢润,含风钿叶攒”描绘了柳条随风摇曳的美丽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
  • 情感之深:通过对柳树和竹子的描述,反映出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愉悦与放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柳嘲竹》作为宋庠的重要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为后世所传颂。
  • 艺术特色:该诗语言简练而不失美感,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柳嘲竹》不仅展现了宋代诗人宋庠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还体现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之一。对于爱好古典文学的朋友来说,研读《柳嘲竹》不仅能领略到古代诗人的才情与韵味,更能从中感受到那份超越时间的宁静与美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