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里孤城岁倍寒,冰霜千里正漫漫。
炉熏宝焰翻沈暖,酒入衰容不借丹。
翠幕障风褰影数,玉琴抽雪按徽难。
天高木落千花尽,闲抚青松仔细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河里孤城岁倍寒,冰霜千里正漫漫。
炉熏宝焰翻沈暖,酒入衰容不借丹。
翠幕障风褰影数,玉琴抽雪按徽难。
天高木落千花尽,闲抚青松仔细看。
孟津跨大河寒气特盛岁暮作” 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张耒的《雪后书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冬季寒冷时节,站在孟津河边,眺望大河时产生的感慨。
张耒(1054年-约1116年),字文潜,号柯山居士,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与黄庭坚、苏轼并称为“苏门四学士”。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尤以词作和诗歌见长。
在《雪后书怀》中,张耒描绘了冬日里孟津河边的景象:河水结冰,河面宽阔,寒气逼人,诗人站在这冷冽的环境中,感受着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诗中透露出对自然界规律的沉思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伤,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这个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