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坐北台见新月

落霞残日罢空楼,月挂黄昏破客愁。
天上幸无封拜事,谁教蟾影曲如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晚坐北台见新月》是宋朝诗人宋庠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夕阳余晖和残云为景,描绘了作者在空楼中观赏新月的情景,透露出对时光变迁的感慨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背景
  • 宋庠简介:宋庠,字少师,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他不仅文采斐然,而且学识渊博,对宋代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宋庠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的兴衰,他的诗文多涉及政治、历史、哲学等主题,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锐的时代洞察力。
  • 时代背景:诗中的“晚坐北台见新月”反映了宋庠所处的社会环境和个人境遇。北宋时期,政治斗争激烈,文人士大夫常被卷入其中,宋庠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1. 诗意解析
  • 首句解读:“落霞残日罢空楼”,这里以夕阳余晖映衬出壮丽的落霞,而“罢”字则传达出一种空旷和寂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无人的空楼下,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 第二句深化意境:“月挂黄昏破客愁”,新月的出现打破了黄昏的宁静,也映射出作者心中的忧愁。这里的“破客愁”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描述,也是对那个时代文人处境的一种隐喻。
  • 第三句升华主题:“天上幸无封拜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朝廷纷争的厌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国家大事的淡然态度。这里的“幸”字体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晚坐北台见新月》中的意象丰富,如落霞、残日、新月等,都富有画面感,使得整首诗的艺术魅力得以展现。这些意象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意境空间。
  • 语言风格:宋庠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既保留了古典诗词的典雅韵味,又不乏现代感。他能够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句更加生动有趣。

《晚坐北台见新月》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了解到宋代诗歌的艺术特色,还能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