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予喜拙者得谢作诗相庆次韵以报来辱

一自同簪獬豸冠,几经离合几悲欢。
荷君终始于人厚,知我疏慵涉世难。
闻道休官能自适,惠然贻问更相宽。
交游耐久如君少,松柏方能保岁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陈天予喜拙者得谢作诗相庆次韵以报来辱”这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陈献章的一首七言古诗。陈献章,字公甫,号石斋,广东新会(今广东省江门市)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出生于新会县沙岗镇沙岗村。他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岭南第一大儒”,被后人称为“陈白沙”。他的诗文作品多以写景咏史、抒情言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流畅。

在这首诗中,陈献章表达了自己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他写道:“不知何处有诗仙,只在此心与彼天。喜拙者得谢作诗相庆,次韵以报来辱。”这里,“诗仙”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他在诗坛上被誉为“诗仙”,以其豪放洒脱的诗风而闻名。陈献章希望自己能够像李白一样,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诗歌。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那些喜欢诗歌的人的支持和鼓励,认为他们可以通过创作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它表达了陈献章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谦虚和包容。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