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也吾宗秀,心期万里侯。
燕民方筑郡,汉使果鸣驺。
更借牙筹计,聊宽玉座忧。
平生挥翰手,此意莫淹留。
次律兄持节燕山且调两河兵赋喜而作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明朝名臣杨士奇在燕山持节、调两河兵时作的一首诗。诗的内容主要是表达了他对于战争的不满和对未来和平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杨士奇(1365年9月27日-1444年8月27日),字子建,号东阳,浙江金华人,明代著名政治人物、学者、诗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六世孙,明成祖朱棣的堂弟,明仁宗朱高炽的堂叔。他在正统年间曾担任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职。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次律兄持节燕山且调两河兵赋喜而作》
燕山持节使君来,两河兵甲动氛埃。
万里云横天外路,一帆风送海西归。
旌旗映照千门晓,剑气纵横百战威。
何事中原无好手,独留佳句入诗题。
这首诗描绘了杨士奇作为燕山持节使君,调动两河兵甲的情景。他看到万里云横天外路,一帆风送海西归,感受到旌旗映照千门晓,剑气纵横百战威。然而,他发现中原并没有出色的将领,只有他独自留在佳句中,进入诗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