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发鲈乡晚,频经桂子秋。
懒投青玉案,政敝黑貂裘。
水落喧渔市,云微辨橘洲。
五湖烟浪静,谁复泛扁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棹发鲈乡晚,频经桂子秋。
懒投青玉案,政敝黑貂裘。
水落喧渔市,云微辨橘洲。
五湖烟浪静,谁复泛扁舟。
。
《舟次吴淞江》是清代诗人郑燮的诗作,全诗如下:
舟行无定处,
岸远欲相亲。
水自东流去,
山空不语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画面。首句“舟行无定处”,说明作者乘坐的小船在吴淞江上航行,没有固定的路线和目的地;第二句“岸远欲相亲”则描述了岸边的景色与小船之间的亲密关系,仿佛它们是彼此亲近的朋友。“水自东流去”,以自然界的水流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延续。最后一句“山空不语春”,通过描绘春天来临之际,尽管山上寂静无声,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这首诗通过对舟行吴淞江这一特定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与生命活力的独特感悟和深刻情感。同时,它也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