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即席和章帅侍郎

玉帐清无一点尘,浃旬休暇乐延宾。
二天共醉千钟酒,三月惟馀一日春。
风急鸟雏犹唤友,雨晴燕子也留人。
骊珠八七盈怀袖,归去行囊喜不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三月晦日即席和章帅侍郎》是宋代诗人沈继祖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人雅集的盛况。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背景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法确知,但可以确定为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之后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宋朝的文化氛围较为浓厚,文人墨客之间常以诗歌来表达情感和交流思想。
  • 社会环境:南宋初期,政治相对稳定,经济逐步恢复,社会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文人雅集成为当时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此类聚会往往伴随着宴会、吟咏等活动,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原文摘录:玉帐清无一点尘,浃旬休暇乐延宾。二天共醉千钟酒,三月惟余一日春。风急鸟雏犹唤友,雨晴燕子也留人。骊珠八七盈怀袖,归去行囊喜不贫。
  • 诗句解析:首联“玉帐清无一点尘,浃旬休暇乐延宾”描绘了宴会环境的清新与主人热情款待客人的情景。颔联“二天共醉千钟酒,三月惟余一日春”表达了诗人与同僚欢聚一堂,畅饮至夜未眠,春天的生机盎然。颈联“风急鸟雏犹唤友,雨晴燕子也留人”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烘托出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尾联“骊珠八七盈怀袖,归去行囊喜不贫”意味着宴饮结束时,满载而归的不仅是美酒佳肴,更有诗人的喜悦之情。
  1. 主题思想
  • 友情颂扬:整首诗渗透着浓郁的友情色彩,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同僚间的亲密无间和欢乐时光。这种友谊不仅体现在相互之间的劝酒言欢,更在于彼此心灵的相通和精神的交融。
  • 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中多次提及自然景色,如“风急鸟雏”、“雨晴燕子”,这些生动的自然描绘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艺术表现,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沈继祖的诗作通常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本诗在语言运用上尤为讲究,通过平实的语言却能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和高雅的情趣。
  • 意象运用:诗中大量使用了象征和比喻手法,如将宴会中的酒杯比作骊珠,既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

《三月晦日即席和章帅侍郎》不仅是一首反映宋代文人雅集风情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人文内涵和艺术魅力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化和诗歌艺术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