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壶别墅

面面轩窗好,溪山不待招。
清风修竹径,细雨绿荷桥。
地僻人烟少,天恢景象饶。
襟怀无一事,终老乐箪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方壶别墅》是宋代诗人汪楚材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方壶别墅》:

  1. 作者介绍:汪楚材,字子高,号东篱,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2. 原文:《方壶别墅》的全文如下:“面面轩窗好,溪山不待招。清风修竹径,细雨绿荷桥。地僻人烟少,天恢景象饶。襟怀无一事,终老乐箪瓢。”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方壶别墅周围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3. 译文:诗句“面面轩窗好,溪山不待招。”描绘了方壶别墅四面环山,窗户宽敞明亮,山色不需要刻意招引就能映入眼帘。“清风修竹径,细雨绿荷桥。”形容了轻风拂过修长的竹林,细雨滋润着绿色的荷塘小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地僻人烟少,天恢景象饶。”意味着别墅地处偏远,人迹罕至,却因自然景色丰富而显得更加迷人。最后两句“襟怀无一事,终老乐箪瓢。”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即使没有世俗的追求,也能享受简朴的生活乐趣,这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平静的人生态度。
  4. 创作背景:《方壶别墅》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汪楚材的个人经历、生活环境及时代背景有关。作为南宋时期的文人,他可能曾在远离尘嚣的地方生活,这种经历让他有机会深入观察并感受自然之美。同时,当时的社会环境也可能影响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审美情趣,因此在他的作品中能够找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趣味的痕迹。
  5. 作品赏析:在赏析《方壶别墅》时,读者可以注意到汪楚材如何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方壶别墅》不仅描绘了山水之美,更通过简洁的词语表达出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例如,“地僻人烟少”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终老乐箪瓢”则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物质欲望的淡泊。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方壶别墅》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一个充满诗意的隐逸之地。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意义,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