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新佩临桂章,归着彩衣拜高堂。
鸿雁知时自翔翥,骅骝得路方腾骧。
正烦弦歌治疲俗,仰看干羽来降王。
憔悴山间老迁客,不能相送出潇湘。
奉送马令归长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送马令归长沙》是诗人沈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祝福。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作者介绍:沈辽(1032-1085),字叡达,杭州钱塘人。他是一位以兄任入官,监寿州酒税的宋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体现在诗歌的创作上,尤以文章雄奇峭丽、歌诗趣操高爽著称。沈辽的一生经历了多次起伏,曾因事下狱流放,最终隐居于齐山,筑室名为“云巢”,杜门不出。
诗歌原文:腰间新佩临桂章,归著綵衣拜高堂。鸿雁知时自翔翥,骅骝得路方腾骧。正烦弦歌治疲俗,仰看干羽来降王。憔悴山间老迁客,不能相送出潇湘。这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地描绘了一幅别离的场景。首句“腰间新佩临桂章”暗示着主人的新荣誉或新使命,而“归著綵衣拜高堂”则描绘了主人归家拜见父母时的庄重场景。第三句“鸿雁知时自翔翥”比喻朋友离去后,像大雁一样自由飞翔,不受拘束;而“骅骝得路方腾骧”则是说马儿驰骋在宽阔的道路上,象征着朋友的前途光明、一帆风顺。接下来,“正烦弦歌治疲俗”意味着为了治理社会,需要借助音乐和歌声的力量,而末句“仰看干羽来降王”则是说盼望着君王能够赏识并重用这些贤才。最后一句“憔悴山间老迁客”则透露出诗人自己因政治原因流放至偏远地方的无奈与辛酸。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现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又寄托了深厚的友情和祝福。这种深情厚谊在古代文人的交往中十分常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友谊的重视和珍视。
《奉送马令归长沙》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情感共鸣的表现。在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时,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深度,还能够从中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和美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