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斋

尔来世事久忘怀,十日长关九日斋。
白发苍颜见无相,不妨应供此间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赴斋》是北宋诗人沈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作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作者背景:沈辽,字睿达,南宋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他好学尚友,趣操高爽,不喜进取,曾为审官西院主簿,监明州市舶司及杭州军资库。
  • 生平经历:神宗熙宁初,沈辽受知于王安石,但随着安石当国,日益见疏,最后因事被贬永州、池州,流连江湖数年后被罢官。他筑室齐山名云巢,与兄沈遘、从叔沈括并称沈氏三先生。在文学方面,沈辽尤长于诗,有《云巢编》传世。
  1. 诗歌原文
  • 全文:“尔来世事久忘怀,十日长关九日斋。白发苍颜见无相,不妨应供此间来。”
  • 注释: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押词韵第五部,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和内心的宁静。
  1.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诗歌以“赴斋”为主题,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的超然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十日长关九日斋”暗示了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精神自由的渴望。
  • 艺术特色:诗歌语言简洁明了,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如“白发苍颜见无相”一句,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外貌,也隐喻了他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1. 创作背景
  • 历史时期: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也是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沈辽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这样的文学作品,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寄托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1. 文学影响
  • 后世评价:虽然现存的史料中并没有关于《赴斋》更详细的评论,但从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来看,这首诗在当时就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赞赏。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的体现。

《赴斋》作为北宋诗人沈辽的代表作,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其独特的生活哲学和艺术风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感受到沈辽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越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