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夏八赴南陵

老夫久客三湘水,归来喜食江南鲚。
白云犹识旧山川,青眼多惭老兄弟。
当时亲友半不在,中表相存如梦寐。
公酉冢上春草生,白眉始与君相际。
高堂老人八十一,不间衰微论末契。
招我卜宅居其旁,自顾麋鹿何由系。
春风引我齐山行,穿云踏石构巢橧。
相见常无一樽酒,山中枯淡令人憎。
凉风未至正苦热,君忽佩印临南陵。
南陵相去五舍近,马蹄车辙常相仍。
安舆彩衣得荣养,况有大舸如飞鹏。
步上南山一延首,江风浩浩云腾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夏八赴南陵》是宋代诗人沈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沈辽(1032年—1085年),字叡达,南宋钱塘人,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派诗人。他以兄任入官,监寿州酒税,宋熙宁间历任审官西院主簿、监明州市舶司及杭州军资库的职务,后因事下狱流放永州,徙池州,筑室齐山名“云巢”,杜门不出,直至逝世。
  1. 作品原文
    老夫久客三湘水,归来喜食江南𫚖。白云犹识旧山川,青眼多惭老兄弟。当时亲友半不在,中表相存如梦寐。公酉冢上春草生,白眉始与君相际。髙堂老人八十一,不间衰微论末契。招我卜宅居其旁,自顾麋鹿何由系。

  2. 作品鉴赏

  • 主题内容:《送夏八赴南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描绘了老朋友久别重逢的喜悦,以及离别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 艺术手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白云犹识旧山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公酉冢上春草生,白眉始与君相际”则形象地描述了时间流转和友情加深的过程。
  • 情感表达:全诗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能力。
  1. 历史评价
  • 《送夏八赴南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被后人广泛传颂。它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其文字的美妙和意境的高远,还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社会意义。

《送夏八赴南陵》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研究宋代诗歌的重要文献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古人的智慧与才华,还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