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山栖半白,晚岫勒斜红。
草草三杯里,悠悠一笑中。
喜君才磊磈,顾我意蒙茸。
伯仲埙篪处,空嗟不与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晚山栖半白,晚岫勒斜红。
草草三杯里,悠悠一笑中。
喜君才磊磈,顾我意蒙茸。
伯仲埙篪处,空嗟不与同。
《是夜闻十六兄雪中有作次韵》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创作于宋神宗元豐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十二月。该诗以雪景入题,抒发作者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
这首诗中,苏轼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情感。诗中的“夜”与“雪”结合,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寒冷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雪花纷纷扬扬、飘落而下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此外,诗中还提到了“月”这一元素,月光洒在雪地上,照亮了一片寂静的世界。这既为诗歌增添了一抹温馨的氛围,又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独坐幽篁里”结尾,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独自坐在竹林深处的情景。这里的“幽篁”指的是竹子茂密的地方,象征着诗人追求高洁品质的决心和志向。而“孤芳自赏”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独特才华和品德的自豪和自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