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州秋日

草满池塘霜送梅,林疏野色近楼台。
天围故越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
客梦冷随风叶断,愁心低逐雁声来。
流午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秀州秋日》是宋代著名的诗人沈括的作品。下面是关于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 作者: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杭州钱塘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学识渊博,善文辞,对天文历法、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医药学等皆有贡献。他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出使辽国,并有《奉元历》等著作。
  • 诗作内容:诗的首联“草满池塘霜送梅,林疏野色近楼台”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草被露水覆盖,池塘上飘落着初霜,远处的梅花与稀疏的树林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又美丽的画面;而“天围故越侵云尽,潮上孤城带月回”则展现了秀州的地理位置及其在秋季时分的迷人风光。最后两句“客梦冷随风叶断,愁心低逐雁声来”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而“流午又喜经重九,可意黄花是处开”则表达了他在重阳节的喜悦心情,以及菊花盛开的美好景象。

《秀州秋日》不仅是沈括文学创作中的佳作,同时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瑰宝。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沈括不仅展示了秀州的壮丽景色,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