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千里广,故鄣临上游。
江山号天险,人物自风流。
在昔为成国,于今亦大州。
时平除圄守,地胜足遨游。
青嶂南朝寺,苍烟北固楼。
莼鲈秋末老,行棹莫迟留。
五言送李瑜通判润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言送李瑜通判润州》是北宋诗人沈遘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吴越地区壮丽的山川与人文风情,还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前往润州任职的惜别之情。
在理解这首古诗时,需要了解沈遘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五言送李瑜通判润州》是沈遘于宋仁宗皇祐元年所作,他是一位来自杭州钱塘的官员,以明于吏治、令行禁止著称。此诗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诗中的“吴越千里广,故鄣临上游”两句,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吴越地区的辽阔景象和地理优势。吴越是古代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区域,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而闻名。这里既有“江山号天险,人物自风流”的山水之美,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时平除圄守,地胜足遨游”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润州的地理位置和旅游价值。这里的“时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圄守”则指监狱很少,说明此地社会治安良好;“地胜”则是指这里的地理条件优越,足以让人畅游无忧。
“青嶂南朝寺”一句中,“青嶂”指的是青山连绵,“南朝寺”则可能指的是位于南朝时期的著名寺庙。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也展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五言送李瑜通判润州》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任不舍之情的赠别之作,也是一首展现宋代文化风貌和诗人情感世界的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