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思荐福寺

□知山不厌,高处更营亭。
对面开诗景,当空列画屏。
药生香草异,盖结古松灵。
见说师斋暇,时来此读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时思荐福寺》是宋代诗人杜汝能的诗词作品,是一首流传甚广的佳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时思荐福寺》的作者杜汝能,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尽管具体生平不详,但可以推测其文学成就颇高,对后世有着不小的影响。
  2. 诗作原文:杜汝能的《时思荐福寺》原文如下:“知山不厌,高处更营亭。对面开诗景,当空列画屏。药生香草异,盖结古松灵。见说师斋暇,时来此读经。”
  3. 诗句解析
  • 知山不厌:表达了诗人对于攀登高山的喜爱与执着,不因山高而感到疲倦,反而乐在其中。
  • 高处更营亭:在山顶建造亭子,意指追求高处的精神境界。
  • 对面开诗景:形容站在山顶,四周景色如同诗画一般展开在眼前。
  • 当空列画屏:形容山顶的景象如同悬挂在空中的画屏,美丽而壮观。
  • 药生香草异:描述了生长在山顶的香草与众不同,增添了一份神秘和野趣。
  • 盖结古松灵:表明古松树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生命力被特别珍视。
  • 见说师斋暇:提到有人在闲暇之余会来到这里读书或修行,体现了一种清幽宁静的生活态度。
  1. 文化意义:《时思荐福寺》不仅仅是一首诗词那么简单,它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2. 艺术特色:《时思荐福寺》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宋词特有的婉约风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诗境之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时思荐福寺》作为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美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