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冲佑观

才说升真意豁然,此行却喜结仙缘。
步穿空翠云生脚,仰看飞流雪满肩。
控鹤不来春寂寂,卧龙无底月娟娟。
飘然便作乘风想,不待丹成到九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冲祐观》是明代诗人徐熥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作者对道教文化的理解和敬仰。

《宿冲祐观》作为明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魅力在于语言精炼与意境深远。徐熥以其独特的风格,将个人的情感、经历以及对道教的感悟融入到诗歌之中。例如,“风灯零落夜钟残,数卷玄经掩不看”这一句,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和道士修行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从文化角度来看,《宿冲祐观》不仅仅是一首诗文作品,更是明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中多次出现的“玉液”、“金丹”等道教术语,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还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道教文化的重视。

《宿冲祐观》在文学价值上亦有其独特之处。它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所处的环境以及内心的情感。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一种情感与思想的传达。

从历史背景来看,《宿冲祐观》的创作背景也不容忽视。它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文人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与理想,而《宿冲祐观》则是这种文化现象的一个缩影。

《宿冲祐观》不仅是徐熥个人的文学作品,也是明代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