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 · 和陈仁和韵(其一)

玉箫声远忆骖鸾。几悲欢,带罗宽。且对花前,痛饮莫留残。归去小窗明月在,云一缕,玉千竿。
吴霜应点鬓云斑。绮窗闲,梦连环。说与东风,归兴有无间。芳草姑苏台下路,和泪看,小屏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的作者是谁?
A. 柳永
B. 苏轼

答案: B.

解析:这首词是苏轼的作品,具体来说,《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而《江神子·和陈仁和韵(其一)》,则是另一首作品的名称。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江神子 · 和陈仁和韵(其一)”是苏轼的作品,因此答案为B. 苏轼。<|endoftext|>Human: 请帮我查找一下关于《新唐书》的相关资料。
详细回答:

Assistant: ### 关于《新唐书》的资料

简介

《新唐书》,全称《宋史·卷一百一十四》(简称《新唐书》),是北宋时期编纂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是一部记载唐代历史的重要著作。它由司马光、刘攽等三十人共同编写完成。

####

注解

陈仁和:稼轩之《永遇乐·送陈仁和自便东归》,四卷本乙集题作“送陈光宗知县”,是陈氏必曾作县令于仁和,而光宗则其字也。南宋·陈傅良、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二十九·人物类四·科名》载:“陈德明,字光宗,宁德人。”为隆兴元年木待问榜进士及第。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六》载袁说友《吴下同年会》诗小序云:“说友缪司(宪)畿(甸),适遇提举郎中(詹)元善年兄持节仓事,相与思念同年之在吴门者凡数人,……乃以绍熙改元之五日会于姑苏台,……说友遂赋唐律一章稍纪其事,抑以为异日佳话云。同集:成仲邻,……赵景安,……期不至者:章仲济,……陈光宗。”其下备载诸同年和诗。陈光宗和章之署名为“三山陈德明”。查詹元善即詹体仁,《宋史》本传谓系建宁浦城人,登隆兴元年进士第。从知与光宗为同年。赵景安即撰《云麓漫钞》之赵彦卫,盖与陈均寓居于吴中者,故稼轩和陈之《江神子》中有“吴霜”及“姑苏台”等句。《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六十三》载一事云:“淳熙十三年冬十月,仁和知县陈德明坐赃污不法,免真决,刺面配信州。其元举主叶翥、齐庆胄、郭棣各贬秩三等。”据知光宗即必陈德明之字。《咸淳临安志》所载南宋一代仁和县令极详备,惟均不载其到任及去职之年月。陈德明名列陈巩之后,而陈巩则在《名宦传》中载有简历云:“陈巩,简斋之孙,淳熙十一年为仁和令,以能称。……”另据周必大《省斋文稿·卷十八·跋陈去非帖》有云:“陈公之子本之藏手泽甚富,……本之之子仁和宰□复示此轴。”下署“淳熙丙年二月十三日”。颇似其时陈巩尚在仁和任上者。若然,则二陈之交代最早应为淳熙十三年春夏间。而是年十月陈德明即失官谪居信州,则其任仁和县令最多不过半年。陈氏和袁说友诗云:“旧交牢落寸心违,门掩苍苔省见稀。幸遇星郎分刺举,忝联桂籍得归依。公方阔步鸣先路,我独冥行怨落晖。遥想登台高会处,应怜乌鹊正南飞。”盖自信上归吴中后即家居终其身矣。

玉箫声远忆骖鸾:唐·杜牧《伤友人悼吹箫妓》诗:“玉箫声断没流年,满目春愁陇树烟。”南北朝·江淹《别赋》:“驾鹤上汉,骖鸾腾天。”唐·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诗:“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列仙传·箫史》:“箫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痛饮莫留残:北周·庾信《舞媚娘》诗:“少年唯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

“云一缕,玉千竿。”:宋·王安石《金陵报恩大师西堂方丈二首·其二》诗:“萧萧出屋千竿玉,霭霭当窗一炷云。”李壁注:“谓对竹烧香也。”

吴霜应点鬓云斑:唐·李贺《还自会稽歌》:“吴霜点归鬓,身与塘蒲晚。”

梦连环:唐·韩愈《送张道士》:“昨宵梦倚门,手取连环持。”魏怀忠注引孙汝听曰:“持连环以示还意。”宋·黄庭坚《次韵斌老冬至书怀示子舟篇末见及之作因以赠子舟归》诗:“昨宵连环梦,秣马待明发。”

归兴:四卷本作“归意”。

姑苏台:台名,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姑苏山上,相传为吴王夫差所筑。汉·袁康《越绝书·卷二·越绝外传记吴地传》:“胥门外有九曲路,阖庐造以游姑胥之台,以望太湖中,窥百姓。去县三十里。”

小屏山:屏风也。宋·欧阳修《玉楼春·子规》词:“云垂玉枕屏山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