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 席上分赋得樱桃

香浮乳酪玻璃碗,年年醉里尝新惯。何物比春风,歌唇一点红。
江湖清梦断,翠笼明光殿。万颗写轻匀,低头愧野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坐中赋樱桃》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这首词作不仅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更深刻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介绍
  • 辛弃疾,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他的词作以豪放为主,善于运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同时,辛弃疾也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出其深厚的政治抱负。
  1. 内容概括
  • 词的开头“香浮乳酪玻璃碗”,描绘了樱桃色泽鲜亮,香气四溢的景象。紧接着,“年年醉里尝新惯”表现了词人每年品尝樱桃的习惯,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留恋和熟悉感。然而,“何物比春风?歌唇一点红”则是反问句式,表达了词人对于春天樱桃般红润嘴唇的羡慕,暗示着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喜爱。
  • “江湖清梦断,翠笼明光殿”两句,通过“清梦断”和“翠笼”等意象,描绘出词人心中那份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现实的无奈。最后,“万颗写轻匀,低头愧野人”则透露出一种自谦的情绪,虽然技艺高超,但内心仍觉自己不如寻常之人。
  1. 艺术特色
  • 辛弃疾的词作在豪放派中独树一帜,他善于用词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情感,如本词中的爱国热情、壮志难酬的悲愤等主题。他的词中常融入历史典故和民间故事,使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此外,辛弃疾的词风多变,既有激昂慷慨的豪放,也有婉约细腻的一面,显示了他作为一位全才的艺术追求。

《菩萨蛮·坐中赋樱桃》不仅是一首描写食物的词,更是辛弃疾表达其豪放情怀和爱国之情的重要载体。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抒发,此词展示了词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思想深度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注解

“席上分赋得樱桃”:四卷本甲集作“坐中赋樱桃”。

“翠笼明光殿。万颗写轻匀”句:唐·杜甫《野人送朱樱》诗:“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唐·韩愈《和水部张员外宣政衙赐百官樱桃诗》:“汉家旧种明光殿,炎帝还书《本草经》。岂似满朝承雨露,共看传赐出青冥。香随翠笼擎初到,色映银盘写未停。食罢自知无所报,空然惭汗仰皇扃。”。(按:韩诗“写未停”之“写”,与辛词“写轻匀”之“写”,均有作“泻”者,《说文》:“写,置物也。”清·段玉裁注:“谓去此注彼也。……俗作泻者、写之俗字。”)写轻匀,四卷本作“泻轻匀”。

低头愧野人:唐·杜甫《独酌成诗》诗:“苦被微官缚,低头愧野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