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 · 无题

阑干四面山无数。供望眼,朝与暮。好风催雨过山来,吹尽一帘烦暑。纱厨如雾,簟纹如水,别有生凉处。
冰肌不受铅华污,更旎旎,真香聚。临风一曲最妖娇,唱得行云且住。藕花都放,木犀开后,待与乘鸾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御街行·无题》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代表作,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的独特艺术风格。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品背景
  • 作者信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的词人、诗人、抗金名将,与苏轼并称“苏辛”,其诗词中多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忧虑。
  • 时代背景:该词创作于南宋时期,辛弃疾身处乱世,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1. 诗词原文
  • 阑干四面山无数:描绘了广阔的视野,山峦连绵起伏,给人一种开阔之感。
  • 供望眼、朝与暮:表达了词人眺望远方,从清晨到黄昏,目光所及之处皆是壮丽景色。
  • 好风催雨过山来:描述了天气的变化,好风带来雨水,滋润了大地,同时也暗示了词人的心情由愁闷转为开朗。
  1. 诗词鉴赏
  • 意象丰富:通过“好风催雨”、“吹尽一帘烦暑”等意象,传达了一种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
  • 情感深沉: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享受的精神追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
  • 艺术特色:运用了拟人化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御街行·无题》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的词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辛弃疾对人生、政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独特追求。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而是通过对自然美的赞美,寄托了词人的情感和思想。

注解

“簟纹如水”句:宋·苏轼《南堂五首·其五》:“扫地焚香闭阁眠,簟纹如水帐如烟。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唱得行云且住”句:《列子·卷五·〈汤问·薛谭学讴〉》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馀音绕梁欐(lì),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遗声。’”行云,四卷本乙集作“行人”。

乘鸾:《异闻录》:“开元中,明皇与申天师游月中,见素娥十馀人,皓衣乘白鸾, 笑舞于广庭大桂树下,乐音嘈杂清丽,明皇归制《霓裳羽衣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