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席上赵景山提幹赋溪台,和韵

台倚崩崖玉灭瘢,青山却作捧心颦。远林烟火几家村。
引入沧浪鱼得计,展成寥阔鹤能言。几时高处见层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的作者是谁?
A. 柳永
B. 苏轼
C. 李清照

答案: C.

解析: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李清照的作品。全诗如下:
席上赵景山提干赋溪台,和韵。
花满楼前水满池,柳阴深处酒阑时。
晚来风起西窗梦,一夜雨声惊破春心。

注释:

  1. 赵景山:宋人,曾任知州、通判等职。席上指宴饮场所。
  2. 提干:古代官吏的称谓。
  3. 溪台:溪水中的小岛。
  4. 和韵:即和诗或和韵。

这首词描绘了夜晚西窗风雨声中梦醒的情景,以及雨夜带来的春意。李清照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个人的生活体验,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首作品也反映了她

注解

“席上赵景山提干赋溪台,和韵”:四卷本丙集作“偶赵景山席上用赋溪台和韵”。

赵景山:名籍事历不详。宋·王质《雪山集·卷十四》有诗题云:“赵景山、程德绍视旱,有诗成编”。

玉灭瘢:《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之弟子也。……始莽就国,南阳太守以莽贵重,选门下掾宛孔休守新都相。休谒见莽,莽尽礼自纳,休亦闻其名,与相答。后莽疾,休侯之,莽缘恩意,进其玉具宝剑,欲以为好。休不肯受,莽因曰:‘诚见君面有瘢,美玉可以灭瘢,欲献其瑑(zhuàn)耳。’”唐·颜师古云:“瘢,创痕也。”

瘢:王诏校刊本及四印斋本俱改作“痕”。清末近现代初·夏敬观《跋毛钞本稼轩词》云:“《稼轩词》往往以乡音叶韵,全集中不胜枚举。如《浣溪沙》词用元寒韵之‘瘢’、‘言’、‘轩’与真谆韵‘颦’、‘村’同叶,殆亦其乡音如此。而三本‘瘢’皆作‘痕’,匪特不典,且忘‘言’、‘轩’亦在元寒韵。此类妄为窜改之迹实不可掩。”

捧心颦:《庄子·卷十四·〈外篇·天运篇〉》:“故西施病心而矉(pín)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矉,古同“颦”。

鱼得计:《庄子·卷二十四·〈杂篇·徐无鬼〉》:“于蚁弃知,于鱼得计,于羊弃意。”

鹤能言:东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郡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

“引入沧浪鱼得计,展成寥阔鹤能言”句:“引入沧浪”切“溪”字,“展成寥阔”则台高且广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