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 再用前韵

鸟倦飞还矣。笑渊明、瓶中储粟,有无能几。莲社高人留翁语,我醉宁论许事。试沽酒、重斟翁喜。一见萧然音韵古,想东篱、醉卧参差是。千载下,竟谁似。
元龙百尺高楼里。把新诗、殷勤问我,停云情味。北夏门高从拉攞,何事须人料理。翁曾道「繁华朝起」。尘土人言宁可用,顾青山、与我何如耳。歌且和,楚狂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郎·再用前韵》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时期的豪放派词人代表。他的词作以其豪放、激昂的风格而著名,尤以抒发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感慨为人所熟知,被誉为“词坛宗师”。

辛弃疾在这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首句“鸟倦飞还矣”取自陶渊明的名句,喻示着自己如同倦鸟归巢,回归到恬静的生活之中。下片则通过描述与友人饮酒作乐,醉卧东篱的生活来表达自己超脱世俗、享受自然的情怀。

注解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金缕歌》、《风敲竹》、《贺新凉》。传作以《东坡乐府》所收为最早,惟句豆平仄,与诸家颇多不合。因以《稼轩长短句》为准。双调,一百十六字,上阕五十七字,下阕五十九字,各十句六仄韵。大抵用入声部韵者较激壮,用上、去声部韵者较凄郁,贵能各适物宜耳。

「鸟倦飞还矣」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笑渊明、瓶中储粟,有无能几」句: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宋·苏东坡《东坡志林·卷三·〈异事志·四民·论贫士〉》:「予偶读渊明《归去来兮辞》,云『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予偶读渊明《归去来兮辞》云『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乃知俗传信而有徵。使瓶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瓶中见粟也耶?《马后纪》:夫人见大练以为异物 ;晋惠帝问饥民何不食肉糜,细思之皆一理也,聊为好事者一笑。永叔常言:『孟郊诗:「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纵使堪织,能得多少?』」此祖述东坡语意,谓瓶中有粟和无粟亦无甚相差。

「莲社高人留翁语」句:《莲社高贤传》:「时远法师与诸贤结莲社,以书招渊明,渊明曰:『若许饮则往。』许之,遂造焉。」

参差是:差不多如此。唐·白乐天《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元龙百尺高楼里」句:《三国志·卷七·〈魏书·陈登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又掎角吕布有功,加伏波将军,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表大笑。备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北夏门:晋 洛阳北有大夏门。北魏·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太和十七年,高祖迁都洛阳,诏司空公穆亮营造宫室,洛阳城门依魏 晋旧名。 ……北面有二门:西头曰大夏门。」注:「汉曰『夏门』。魏 晋曰『大夏门』,高祖因而不改。宣武帝尝造三层楼,去地二十丈。洛阳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惟大夏门甍栋干云。」

拉攞(luó):摧裂、崩塌。

「北夏门高从拉攞」句: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任恺字元裒既失权势,不复自检括。或谓和峤曰:『卿何以坐视元裒败而不救?』和曰:『元裒如北夏门,拉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此谓世事时局大坏,韩侂胄专权虽如北夏门之高,倾倒势在必然。

须人料理:南朝 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料理,照料,扶持。

繁华朝起:晋·陶渊明《荣木》诗:「采采荣木,于兹托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顾青山、与我何如耳」句:《汉书·卷四十·王陵传》:「吕须常以(陈)平前为高帝谋执樊哙,数谗平曰:「为丞相不治事,日饮醇酒近妇人。」平闻,日益甚。吕太后闻之,私喜。面质吕须于平前,曰:『鄙语曰:「儿妇人口不可用」,顾君与我何如耳,无畏吕须之谮。』」

「歌且和,楚狂子」句:《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