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履竞晴昼,画戟插层霄。红莲幕底风定,香雾不成飘。螺髻梅妆环列,凤管檀糟交泰,回雪舞纤腰。觞酒荡寒玉,冰颊醉江潮。
颂丰功,祝难老,沸民谣。晓庭梅蕊初绽,定报鼎羹调。龙衮方思勋旧,已覆金瓯名姓,行看紫泥褒。重试补天手,高插侍中貂。
水调歌头 · 簪履竞晴昼
介绍
。
《水调歌头·簪履竞晴昼》是宋代诗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全诗如下:
簪履竞晴昼,风月任吾侪。但恐浮生过隙,莫放少年狂。欲赋扁舟归去,更结渔樵伴侣,一笑且相携。醉里问苍莽,何者是天台。
江海阔,烟霞远,水云深。人生几何,休羡人间富贵金。要使胸中丘壑,只在笔端毫发,何处觅知音?欲赋还无句,长叹复沉吟。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己生命短暂的理解。通过描述江海阔大、烟霞远去等景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并且强调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精神上的满足。同时,
注解
红莲幕:《南史·卷四十九·庾杲之传》:“(王俭)乃用杲之为卫将军长史。安陆侯萧缅与俭书曰:‘盛府元僚,实难其选。庾景行汎绿衣,依芙蓉,何其丽也!’时人以入俭府为莲花池,故缅书美之。”后因以“红莲幕”为幕府之美称。
梅妆:《太平御览·卷三十·〈时序部十五·人日〉》:“《杂五行书》曰:‘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回雪舞纤腰”句:东汉·张衡《舞赋》:“裾似飞燕,袖如回雪。”唐·温庭筠《鸿胪寺有开元中锡宴堂楼台池沼雅为胜绝荒凉遗址仅有存者偶成四十韵》诗:“萦盈舞回雪,宛转歌绕梁。”舞纤腰,《诗渊》第二十五册原作“无纤腰”,“无”字于文意及平仄俱不顺,径改。
祝难老:《诗经·鲁颂·泮水》:“既饮旨酒,永锡难老。”
鼎羹调:《尚书·商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后皆用以称美相业。唐·释贯休《酬韦相公见寄》诗:“盐梅金鼎美调和。”
“已覆金瓯名姓”句:《新唐书·卷一百〇九·〈崔义玄传·(孙)崔琳传〉》:“初,玄宗每命相,皆先书其名,一日书(崔)琳等名,覆以金瓯,会太子入,帝谓曰:‘此宰相名,若自意之,谁乎?即中,且赐酒。’太子曰:‘非崔琳、卢从愿乎?’帝曰:‘然。’”
紫泥:古人以泥封书信,泥上盖印。皇帝诏书则用紫泥。汉·卫宏《汉旧仪·卷上》:“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纽……皆以武都紫泥封。”此谓诏书。
补天:唐·司马贞《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淘水,以济冀州。于是地平天成,不改归物。”西汉·刘安《淮南子·卷六·览冥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淮南子·卷三·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侍中貂:《后汉书·卷一百二十·〈舆服志下·武冠〉》:“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臣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宋·王安石《贾魏公挽辞》:“儒服早纡丞相绂,戎冠再插侍中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