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闲言语,何须更问为。 自知无纪律,安得谓之诗。
注释: 林下闲言语,何须更问为。 这是在山林之下悠闲地说话,为什么要去询问其用意呢? 自知无纪律,安得谓之诗。 既然自己没有遵循一定的规范,又怎么能称之为诗歌呢?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峤。李峤(约645-713),字巨山,赵州赞皇人。唐代大臣、诗人,初唐四杰之一。他的诗风格雄浑大气,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来表达思想情感。这首诗通过对话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看法。他认为
【注释】: 闲人:指有闲情逸致的人。权:指权柄、权势。事权:指权柄、权势。只是诗篇(诗的篇章):这里指诗的内容。四时:四季。雪:雪花。月:月亮。风花:指花草。景:景色。近编:指文集、诗集。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答友人所吟的一首和韵之作。首联“谁道闲人无事权,事权唯只是诗篇”,意思是说,谁说那些有闲情逸致的人没有权力?其实他们的权力就在于他们的诗篇。这里的“事权”指的是做官的权力、地位
【注释】洛城:指洛阳,古都。梅花:泛指春天开花的树木。 初春洛城梅开时,赏梅更吟梅花诗。 【赏析】首句写诗人在洛阳城赏梅花;次句点明“梅花”这一主题,表明诗人是在咏叹梅花。 梅花虽开难远寄,唯寄梅诗伸所思。 【赏析】这两句是说,即使梅花开了也无法寄到远方去,只能寄梅诗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注释: 筋骸:指身体。得似当年否:是否和当年一样? 气血:指人的精神和意志。旧日无:没有像过去那样了。 却喜一般增长处:却喜欢那些增长的地方。 樽前谈笑有工夫:在喝酒的时候谈论笑话,有闲暇的功夫。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诗。诗人借物言情,借酒浇愁,抒发了年老体衰后的感慨与无奈。 首句“筋骸得似当年否”,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是否还象当年一样强健。这里的“筋骸”是比喻,指的是身体。诗人通过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