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 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
注释: 1. 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犯了错误不能改正;知道谁有才能也不去亲近。 2. 虽生人世上,未得谓之人:虽然生活在人间,但还不能称之为人。 赏析: “诫子吟其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名篇,是一首告诫儿子的诗。这首诗以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和教诲,强调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和道德规范。 “有过不能改,知贤不肯亲”这两句诗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一个人如果不能承认并改正自己的过错
以下是对《诫子吟其二》逐句的释义: 1. 周孔不足法,轲雄不足师。 - 译文:孔子和墨子的思想都不足以作为学习的典范。 - 注释:周代表周公,孔子;轲代表墨子,他们都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孔子和墨子思想局限性的看法,认为他们的教诲虽然重要,但并非绝对正确或适用所有情况。 2. 还同弃常膳,除是适海涯。 - 译文:我选择放弃日常的饮食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注释】 至宝明珠:比喻品德高尚的人,如珍珠一般珍贵。 全珍良玉:比喻人品纯正的君子或贤人,如同玉石般无瑕。 为珠为玉尚如此:指即使是珍珠和美玉也会这样,更何况人呢? 多过差:过错多于优点。 【赏析】 这首诗是《诫子书(其二)》的原文。在这篇著名的家训中,诸葛亮谆谆教导他的儿子如何做人、怎样对待学习与事业。“诫子诗”作为一篇教育子女的文献,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