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丞尚涉文书,近世何曾识吏胥。 不对溪山种桃李,官居真复似僧居。
太和县丞厅在官署里修建了三座亭子,叫做真清 古来丞尚涉文书,近世何曾识吏胥。 不对溪山种桃李,官居真复似僧居。 注释:太和县的县丞官舍在官署内修了三座亭子,称为“真清”。过去做县令的人还常常要处理文书,而近代的人们却从不知道官吏是怎么回事。他们并不在山溪旁边种植桃花和李花,所以官邸的景致就像寺庙一样。 赏析:诗中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官吏与现代官僚的看法。他认为
注释: 1. 真清亭:太和县丞厅修缮的三座亭子之一,名为“真清”。 2. 松竹林中:意指在松竹环绕的山林中。 3. 读异书:阅读不同寻常的书籍。 4. 公馀有味:在公务之余,能够品味到读书的乐趣。 5. 三馀:指冬、夏、秋三个季节,用来比喻闲暇时光。 6. 登台阁:登上高高的台阁,形容官位或地位的高低。 7. 予不负丞丞负予:你(作者)不会辜负我的期待,我也不会辜负你的期望。 赏析:
【注释】 太和县丞:官名。唐时为县令的副手。厅:公署。三亭:指三个亭子。真清:指“真州清远军”。真州,今属江苏。池疏:池塘水道。龙首:指龙口。循除:沿着水流的方向。游鯈:指鲤鱼,鯈是鱼的一种,这里泛称各种鱼。机:机巧。民正乐:百姓正在快乐地生活。知我:了解我的意思。我知鱼:我了解鱼的意思。 【赏析】 《池疏》这首诗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诗中描写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