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竹声何远,苍茫想钓舟。
横当半篷月,吹破一江秋。
落叶纷前浦,惊鸿过别洲。
曲终枕蓑卧,无梦到凉州。
渔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楚竹声何远,苍茫想钓舟。
横当半篷月,吹破一江秋。
落叶纷前浦,惊鸿过别洲。
曲终枕蓑卧,无梦到凉州。
译文: 楚地的竹林声多么悠远,我想象中自己正在垂钓的渔船上。 横着的竹篷正好遮半边明月,那笛声吹破了整个秋天的宁静。 落叶纷纷飘落在前面的江岸,惊起的鸿雁掠过了远方的小洲。 曲终人散后,我枕着蓑衣躺在船上,却再也睡不着,梦见的是凉州。 赏析: 第一段: - 楚竹声何远:描述了远处传来的声音,暗示诗人身处异乡或远离故乡,感受到了孤独和思乡之情。 - 苍茫想钓舟:表达了诗人对于钓鱼的向往之情
注释: 扁舟:小船。扁,平。 欸乃声:船桨击水声。 武陵:地名,传说是陶渊明的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写的是渔夫在湖上吹笛,笛声哀婉动人,让人感到十分悲伤。诗人以“莫道渔郎无别恨”一句点出了渔笛悲切的主旨,表现了诗人对渔郎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关切。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
注释:洞箫吹奏着一曲欢快的曲调,飘荡在南湾之上。子夜时分,凉风习习,月光皎洁,洒满整个群山。这悠扬的乐曲,仿佛是渔家太平年间的旋律,让人不禁想听。然而,千万别把它当成玉门关的战歌。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渔家生活环境的诗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以“洞箫”、“南湾”等意象勾勒出了一个宁静的夜晚。第三句“自是渔家太平调”,既表现了诗人对渔家的赞美,又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注释: 渔笛:用笛吹奏的渔歌。沧浪调:一种哀怨悲切的曲调。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描写了秋日傍晚在汀洲上泛舟时所听到的渔人吹出的笛子声。诗人抓住笛声这一特有音调,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通过对比,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之感
注释: - 渔笛:渔民吹起笛子的声音。 - 钓罢归来月正明:钓鱼后回到家,月亮已经高悬在天空中。 - 倚篷三弄海云清:靠在船篷上轻轻吹奏笛子,海天相接处的云彩显得格外清澈。 - 西风两岸芦花渚:西风吹过两岸的芦苇花丛,形成一片花海。 - 惊起鸥眠过别汀:突然刮起的西风吹起了沉睡在岸边的鸥鸟,它们纷纷飞向别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画意。诗人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