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容巀嶭石为身,造化安排气象匀。
杳窱一湾开洞府,巉岩四立护风尘。
溪光照野疑无夜,树色参天不计春。
谁把翠崖磨似玉,喜留诗语记幽人。
苍玉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山容巀嶭石为身,造化安排气象匀。
杳窱一湾开洞府,巉岩四立护风尘。
溪光照野疑无夜,树色参天不计春。
谁把翠崖磨似玉,喜留诗语记幽人。
【注释】 巀:高耸;嶭:高耸。 杳窱:深远、深邃,形容山中洞府深邃广大。 巉岩:形容山石陡峭、险峻。 溪光照野疑无夜,树色参天不计春:指洞外幽光映照如白昼,树木葱茏遮天蔽日,使洞内仿佛与外界隔绝,不辨四季变换。 翠崖:青绿色岩石。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个天然的洞穴,洞口高耸的石壁如同身姿挺拔的山峦,而洞内却有如仙境一般,四周的景物都变得模糊不清了。诗人以“山容巀嶭”开篇,形容山峰高大挺拔
【注释】苍玉:指山名,在今云南大理市西北。苍玉洞:山中的洞穴名。峥嵘:形容高大、险峻。 【赏析】苍玉洞位于苍山的北峰,洞口高宽不过一丈左右,深不可测,有“无底洞”之称,是大理地区著名的景点之一。这首诗写的就是苍玉洞的奇景。首句写苍玉洞的雄伟,次句写苍玉洞与苍山相依相伴,形成天然屏障,为游人提供了安全的环境;三句写苍玉洞虽然被红尘阻隔,但依然可以自由往来;末句写苍玉洞不碍浮云飘荡
注释:苍玉洞,位于鄞江边,洞口宽广。白云庭院深,指庭院内云雾缭绕,景色优美。 清可照人心,形容鄞江水质清澈见底,可以映出人的影子。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苍玉洞的自然风光和鄞江的清澈之美。首句“苍玉门径阔”,以苍玉为喻,形容洞口宽广,引人入胜。次句“白云庭院深”,则描绘了庭院内云雾缭绕的景象,显得幽深莫测。第三句“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进一步赞美了鄞江的水质,清澈到可以映出人的影子,令人心旷神怡
注释: 1. 全闽形势属临汀:意思是说全闽地区的地势形势都与临汀相似。 2. 赣岭连疆似井陉:意思是说赣岭的山脉连绵不绝,像井陉一样。 3. 江汇里渊销地脉:意思是说江河汇聚的地方,就像地里的脉络被销蚀一样。 4. 山横华盖应天星:意思是说山脉横卧像天星一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福建山水美景的作品,诗人通过对福建山水的描绘,展现了其雄伟壮丽的景象和独特的地理特征
注释:在苍玉洞的曲径旁,有层层叠叠的山峦,石门深处有禅关。我来自得其乐,悠然自得地品味着闲适的滋味,静静地聆听山峦重重,一天又一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苍玉洞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内心的宁静。第一句通过“曲曲清溪叠叠山”勾勒出苍玉洞的壮丽山水,给人一种宁静、优美的感觉。第二句通过“石门深处有禅关”揭示了苍玉洞中隐藏着的禅意,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第三句“我来自得闲滋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苍玉洞 郊行十里碧湍隈,缥缈苍岩见玉台。 石作莲花疑华岳,山移银阙近蓬莱。 仙人月夜骖鸾过,游女晴春拾翠来。 却恨斜阳催客骑,无由道左一衔杯。 注释: 1. 郊行十里碧湍隈:郊行十里后,来到了碧波荡漾的小溪旁。 2. 缥缈苍岩见玉台:缥缈的青色岩石下隐约可见一座如同玉台般的山体。 3. 石作莲花疑华岳:石头像莲花一样排列,让人联想到华山之巅。 4. 山移银阙近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