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倾落九天来,砥柱三山立欲摧。 崖谷吐吞成雾雨,蛟龙战斗作风雷。
砥柱四首 黄河倾落九天来,砥柱三山立欲摧。崖谷吐吞成雾雨,蛟龙战斗作风雷。 注释与赏析: 1. 黄河倾落九天来,砥柱三山立欲摧。 这句诗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黄河如同从九天倾泻而下,气势磅礴。而砥柱山则屹立在那里,仿佛要被黄河的力量摧毁。这两句通过黄河的倾落和砥柱山的立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 2. 崖谷吐吞成雾雨,蛟龙战斗作风雷。 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黄河的威力
注释:砥柱四首 巨灵赑屃两山开,东放黄河万里来。 地轴横斜争斡转,天维攲侧恐倾摧。 译文:巨灵神的赑屃(bi xī)两座山峰分开,向东延伸出黄河万里之长。大地的轴线倾斜争夺转动,天维欹侧恐怕会倾覆崩溃。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黄河源头的风景。诗中的“砥柱”指的是黄河上的三门峡大坝附近的三座山峰,它们如同巨灵神的赑屃一样,屹立在黄河之上。诗人通过对这些山峰的描述,展现了黄河源头的壮丽景象。同时
诗句如下: 砥柱四首 禹开砥柱放河奔,浊浪轩轩日月昏。 唯有三门君不见,惊波一起动乾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中砥柱山的雄伟壮观,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诗中的“禹开砥柱”和“浊浪轩轩”等词语,生动地展示了黄河的浩大与波涛汹涌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自然之力的赞叹。 诗的最后一句却出人意料,“唯有三门君不见”,这不仅仅是对地理现象的描述,更是诗人情感的流露
【注释】 砥柱:山名,在今河南孟津东北,黄河中流。朝宗:古代指诸侯会盟于周天子的南郊。《左传·僖公五年》:“齐侯使请战,曰:‘日出而往,日入而归,吾知死矣!’”杜预注:“言朝拜周庙。” 喷:喷水。连山起:水从高处涌起如山。岌嶪(jiē xià):高峻貌。太华:华山,在秦、雍二地。唐时为五岳之一。 【赏析】 首句“砥柱初开禹力穷”,说砥柱山是由大禹治水时凿成的。这一句是说,大禹治水时,用尽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