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抡魁岂独今,道心谁胜利名心。
只知晁董前头立,何似周程乐处寻。
和龚宗谕五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多少抡魁岂独今,道心谁胜利名心。
只知晁董前头立,何似周程乐处寻。
诗句:“多少抡魁岂独今” 译文:如今,有多少人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了荣誉,但并不是只有我姚勉一人。 注释:“抡”意为选拔,“魁”指科举考试中的状元或第一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中其他人的认同,认为自己并非唯一获得荣誉的人,强调了科举成就的普遍性,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科举制度的反思和自我定位的表述。通过与众多取得功名者相比,姚勉突显了自己的独特性与谦逊
吾侪从仕为家邦,岂羡科名世少双。 激浪须看岿柱立,犯颜安可畏郎撞。 赏析: 姚勉这首诗通过对“吾侪”的自省,抒发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的思索。他以自身的经历为例,表明自己并不羡慕那些追求科举功名的人,因为在他看来,真正的价值并不是名利双收。 诗中第一句“吾侪从仕为家邦”,表达了诗人对从政为国的热情和执着。他并不满足于个人的小成就,而是愿意为国家利益而奋斗。这种为国家
注释:我不求名也不求官,做官时起初并不像读书人那样酸涩。 我无能富贵都被磨灭,就当是飘浮的云彩一样看。 赏析:诗人在官场中经历了许多事,深感官场之腐败,故有此作。首句“学不求名况为官”表明自己对功名利禄不追求,只求做一名好官;第二句“官甜初不似儒酸”则表明他刚到官场时,并不觉得做官有什么好,甚至有些酸涩;第三句“无能富贵都磨灭”,说明他虽然能力有限,但依然坚持自己的理念,不愿随波逐流,最终被磨灭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下面是对诗歌内容的逐句解释和翻译: 诗句解读: 1. 闻仅二知虽赐也 - "听闻只有两种知识(道)即使给予(赐予),但这是天赋的,并非人人都能获得的。" 2. 道传一贯必参乎 - "大道流传下来,必定有其道理和依据,这需要我们去思考和理解。" 3. 己私克尽融天理 - "自我克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融合天道,使之和谐。" 4. 表里通明月在壶 -
【注释】 1. 名下:名望之下,即名誉之下。不可居:不能居住。2. 诲言:教诲之言。3. 爱人以德今忠献:爱人以德,就是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如今我之所以忠诚地为皇上献上自己的一切,是因为我深知只有用仁爱之心去对待他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敬。4. 莫道前贤久已无:不要说以前那些圣贤已经不在人世了。5. 贤:这里指有德行的人。6. 已:过去,去世。7. 时:当权的时候。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