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凤高飞挽不留,辕驹仗马转堪羞。 明朝封事排阊阖,公论从来在士流。
注释: 1. 三凤高飞挽不留:比喻吴、潘、董三位官员的离去,就像高飞的凤凰一样,无法挽留。 2. 辕驹仗马转堪羞:比喻董夕郎的离去,就像辕驹(指驾车的马)和仗马(指供驱策用的马匹)一样,让人感到羞耻。 3. 明朝封事排阊阖:指第二天早晨,他们将上奏封事(即密封奏章),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 4. 公论从来在士流:意思是说,他们的离去,是因为他们坚持公正的言论,得到了士人的认同。 赏析:
【注释】 ①吴潘二台官:指吴地、潘地的官员,因当时吴地为东吴,潘地为西晋,故称。左迁:贬官。董夕郎:即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因直书赵盾弑其君事被贬。②三学:即三礼学。叩阍:指向朝廷上书求见。③刘声伯:不详。感而赋诗:感到惭愧而作诗。次其韵:按其韵律作诗。 【赏析】 此诗是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诗人在长安应举不第归家途经三礼学府时,对吴潘两台官和董夕郎相继被贬一事有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