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汉无声露暗垂,玉蟾初上欲圆时。 清樽素瑟宜先赏,明夜阴晴不可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八月十八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银汉无声露暗垂,玉蟾初上欲圆时。 - “银汉无声”指的是银河,通常指代夜空中明亮的天河。“无声”表示在寂静中,没有声音。“露暗垂”描绘了夜晚露水在银河旁悄然落下的景象。这里的“玉蟾”(即月亮)刚升起,正像是要圆润的时候。 - 李商隐在这里运用了比喻,将月亮比作珍贵的美玉,强调月亮的美丽和珍贵。 2. 清樽素瑟宜先赏
【解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联“有人望月吟太虚,半夜秋风生碧芦”,描写了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明月,吟诵着《太清》这首诗,而此时正是秋风飒飒吹拂着碧绿的芦苇之时;颔联“碧芦风起吹老桂,吟声入月惊蟾蜍”承接上文,写在碧芦摇曳中传来了吟诵《太清》的声音,而月亮也似乎因之惊动了蟾蜍。颈联“明夜中秋更好吟,兔肥蟾大桂成林”承前启后,写诗人认为明日的中秋夜晚更加适合吟诵,因为此时月光下,兔子肥壮
【注释】 八月十四夜:指农历八月初十,即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洲渚云飞尽,江流碧映天。 洲渚:水中的小岛。洲渚云飞尽,意思是云彩完全消失,天空变得十分明亮。 江流碧映天,江面波光粼粼,映着明亮的天空。 明朝秋欲半,今夜月先圆。 明朝:明天。秋欲半:秋天即将过半。 月先圆:意思是今晚的月亮已经比明日晚上更加圆了。 玉宇浓垂露,银河冷坠烟。 玉宇:宫殿。浓垂露:浓重的露水。玉宇浓垂露